8月22日,由北京理工大學主辦、國際教與學學術學會(ISSOTL)等協(xié)辦的“2020中國教與學學術國際會議”(SoTL—China)在北京理工大學開幕。這是首次在中國舉辦的SoTL—China國際學術會議。會議主題為“教與學學術: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”,來自中國、美國、加拿大等國的專家學者,就國際視野下的教與學學術、中國高等教育中的教與學學術實踐等議題在線上展開學術交流。
據(jù)介紹,教與學學術是指用學術研究的范式來研究教學問題,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改進教學實踐。它最早起源于1990年,美國學者歐內(nèi)斯特·博耶最早提出的多維學術觀,包括探究的學術、整合的學術、應用的學術、教學的學術,后由李·舒爾曼等學者進一步發(fā)展。其中,教與學學術在北美、英國、澳大利亞等掀起了一場普及和推廣運動,極大地推動了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。如今,教學學術是教學研究的一個較高層次,也成為大學教師教學發(fā)展的理論依據(jù)。
在SoTL—China開幕式上,北京理工大學校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指出,智慧教育是教育理念、教學模式、管理體制等在新技術支撐下的革命性創(chuàng)新,要堅持以人為本,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成長環(huán)境,貫穿學生全人教育的全過程,促進學生有價值地成長,促進教師有價值地發(fā)展。
大連理工大學校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東明圍繞“當今世界的發(fā)展,對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(yǎng)的需求是什么?”“面向世界的未來,一流大學要如何回應這些需求 ?”“如何共同實現(xiàn)世界一流大學的理想與使命?”三個問題,闡述中外一流大學精英人才“同窗友情”育成計劃路線圖,倡議中外一流大學積極營造同窗友情氛圍和創(chuàng)造條件。
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強調(diào),針對高校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(fā)展實際,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,以提升專業(yè)素質(zhì)能力為核心內(nèi)容,以改革考核評價體制機制為強大動力,遵循教育規(guī)律和教師成長規(guī)律,深入推進高校教師職稱制度與考核評價制度改革。
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教授、國際教與學學術學會前任主席Anthony Ciccone介紹了大學教學學術(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, SoTL)的概念和實踐的歷史,概述了過去30年來許多參與這項工作的教師和院校所形成的SoTL原則和實踐經(jīng)驗;討論了中國推動SoTL可能存在的挑戰(zhàn)與前景等。
華中科技大學教授、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(fā)展研究中心顧問趙炬明認為,SoTL是一項社會運動,澄清其概念、性質(zhì)、目標、方法和途徑對SoTL的健康發(fā)展至關重要;討論了SoTL的概念和性質(zhì)、多樣性與大帳篷理念等七個問題;指出建立和發(fā)展多樣化的教學學術共同體是促進中國教學學術健康發(fā)展的有效途徑。
據(jù)悉,8月22日開幕式及大會報告共吸引國內(nèi)外919位正式參會嘉賓云端相聚“騰訊會議”,世界各地共74470余人次通過北理工延河課堂、學堂在線直播平臺收看了大會直播。歷時三天的會議將舉辦9場專題研修坊、11場分論壇、19篇海報展示、52篇論文交流。
(信息來源:《中國科學報》)